本网页已闲置超过3分钟,按键盘任意键或点击空白处,即可回到网页
最热资讯


2013年当小米公布要做路由时,王楚云连夜发了一条长微博称这一年“是智能路由元年”。2014,360也表态会出一颗智键,快按钮的李刚当天回应欣喜“巨头们对这个方向的认同”。大众领域的硬件创业面对巨头介入,创业者们除了仓促地拿出鸡汤还有什么?
大众市场打架,软硬的差异
PC端的垦荒和移动端的扩张,互联网从0到1到10,让这票巨头完成了资本积累。PC时期的主题是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吸引用户,PC之后的主题是建立生态,提供最大的使用价值同时也从用户榨取最大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去年阿里做IM,昨天微信开放支付。
但同期硬件创业团队的积累为0,充其量是1。软件时期奉行免费政策,两个同质应用尚且可以共存;但硬件有实在的制造成本,巨头依靠规模效益和渠道会让这种扑杀更加激烈。
其次,硬件的互联网化或者叫互联网的硬件化本质都是BAT3米们擅长的业务——app、数据、云、交互、设计,最困难的部分在创新,但这部分创业团队打头试验了。通用大众领域,没有很深的护城河。
巨头们难以触及的领域
越是非互联网的产品就越是巨头们难触及的领域。这其中环境和医疗是两个很鲜明的方向。过去两个都是专业领域,前者因为环境问题加剧,后者因成本下降及新的交互方式出现都有可能普及。
某种程度上,这属于巨头们短时间不可能干完的累活。还有两类可以称之细活和脏活,细活即巨头无暇顾及的市场,脏活(此处无判断倾向)则是背离其核心价值的产品——比如情趣用品。BAT,这三家都有明晰的核心价值。
开放和2B
生态是去年开始很多团队都在谈的一个话题,但在这个阶段,以创业团队的量很难能做起来。巨头的开放更能创造价值。目前比较完善的是百度的体系,创业团队获得云和数据处理能力,百度能共享到用户的数据。百度本身看似也没有大力推自己的硬件,影棒、i耳目更像是云服务的样板。而微信目前在硬件上只有很少的尝试,开放是大趋势。
对创业公司来说,避免跟巨头的正面竞争,而变身其战略的一部分更易成功。
2B业务则是创业公司的开放,小团队特点是快、精、尖,劣势则是规模和渠道。2B不再是当年山寨方案厂商的2B,而是将方案开放让更多其他产品接入,转而变向一项可以运营服务。
相关阅读:
到底为什么会存在暗网?为了自由
2017-12-05
5G来了我们要不要换机?5G的流量套餐相较于4G会不会白菜价?
2018-03-06
通过互联网基础设施进行量子安全通信?我看行
2019-03-20
马云:没有互联网的制造业是没有希望的,当然没有制造业的互联网更没有希望
2017-09-11
未来10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17个新兴产业,有没有你的领域
2016-08-10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