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38|回复: 3

谁说电子要替代手写?Livescribe智能笔体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30 09:58
  • 签到天数: 149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4-6-12 08: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1.jpg

    iPhone等平板产品面世以后,笔记党们渐渐出现了两派:“坚持用平板记笔记派”和“坚持用笔记本手写派”,今天我要说的这个Livescribe 3 智能笔算是给这两派来了个调和:你还是用笔在纸上写东西,但你写的东西可以实时同步到iPhone或iPad等电子设备上。

    一支“奇怪”的笔

    我的这款Livescribe 3 智能笔是Livescribe的第三款产品,设备整体外观看上去和一般的圆珠笔差不多,当然你还是能轻易指出它的“不对劲”的:笔的顶端可以用于电容屏触控,取下触控部分可以看到micro USB接口用于给笔充电;智能笔的中部有一个旋转开关,旋转开启之后笔尖的圆珠笔露出,笔顶端的LED等亮起,通过灯的颜色区分笔的状态(比如:绿色是未连接、蓝色是已连接、红色是录音进行中);笔尖和普通笔最大的区别是加了一块红外摄像头扫描装置,正是这个部分实现了让纸上的内容可以记录成电子内容。Livescribe 3 智能笔内置了存储设备,在不连接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记录下所写的内容。



    2.jpg 3.jpg 4.jpg 5.jpg

    连接方便可录音 但要用配套的纸张

    Livescribe 3 智能笔的连接是非常容易的,下载好配套的Livescribe+应用(App Store免费下载),打开设备蓝牙,转动开启智能笔之后直接打开应用就会进行自动连接,并且首次配对以后都可以直接自动连接。如果连接前笔中有储存的内容,在连接设备后会自动同步,如果是实时写下的内容,几乎差不了5秒就可以实时同步进设备。Livescribe 3 智能笔目前与所有iOS设备兼容,但是我还是习惯用iPad,毕竟它更有“笔记本”的感觉。



    6.jpg

    但是在写的时候必须要用Livescribe配套的特殊纸张,纸上有特殊的圆点,可以让笔精准定位笔尖在纸上的位置,目前在苹果商店销售的两款Livescribe 3 智能笔产品的区别也就是配套的笔记本的不同。在国外Livescribe其实为其产品设计了各种样式的笔记本,包括便签或速写纸,Livescribe 3 智能笔也可以自动识别出你使用的是什么类型的笔记本。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单独销售的笔记本(当然大淘宝除外,代购除外),所以如果笔记本用完了购买起来相对麻烦一点。



    7.jpg

    Livescribe+算是个完善度比较高的应用,从界面到相应速度都很理想,防笔记本的初级界面设计复古感十足,打开每一个单独的笔记本后,所有内容也都是默认按页呈现的(可以手动调整为按时间查看)。书写的内容在应用里可以直接查看,也可以配合笔记本,笔尖点到哪里应用也会直接跳转到那一页。Livescribe+的“源”功能可以直接把手写的内容转化成电子版,支持20多种语言,我只试了简体中文和英文,在单独转换的时候准确率相当高,但如果中英文混写或者一次性转换内容过多会出现不少失误。Livescribe+同样可以在不连接笔的状态下使用,登陆帐号即可显示帐号下已同步的内容。



    8.jpg


    9.jpg

    Livescribe前一代的智能笔还支持笔本身直接录音功能,Livescribe 3 智能笔本身不带Mic,于是录音功能只能依靠iPad或iPhone实现了。随机销售的笔记本左下角有个录音的图标,连接了可录音设备的情况下用笔尖点这个图标就可以启动录音功能,停止录音的时候同样是点纸面上的停止图标就可以停止录音。很有用的一点是,如果你在录音过程中同时写字,那么在应用中保存的录音文件是可以以文字作为进度条的,用笔尖点文字就可以听到书写这个文字的时候对应的录音内容。



    10.jpg


    11.jpg

    Livescribe+中保存的所有文件都可以直接以图片文件的格式发送邮件或信息,也可以作为图片同步到Evernote和One Note等其他笔记类应用中,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让它自动同步,但是图片文件毕竟是比较废存储空间的。录音部分不再可发送或同步的范围内,而且由于是用iOS设备录音,当更换其他设备连接时,录音也是无法同步的。



    12.jpg

    对特定用户群很有用 但依然不易普及

    我使用Livescribe 3智能笔一段时间之后逐渐养成了带着本子的习惯,可以说现在它对我还是个很重要的工作工具,但是显然这和我的职业有很大的关系,我通常在开会的时候会用它记下重要信息,这样同步完成后我只要带着任意一台iOS设备就可以查看我的笔记,外出采访时我也会先把准备的问题写好,在采访过程中只要记录相应的要点信息就可以在整理录音的时候变的很方便,但我从没有切实用过"源"文字转换这个功能,即便我一开始以为我会喜欢它。Livescribe 3智能笔配合Livescribe+在使用中是很流畅的:

    ·笔的握持方法对识别完全没有影响,这比市面上的扫描笔要优秀的多;

    ·在纸张上可以直接通过点相应的图标实现标记,可以让你在写字的时候完全自然的书写;

    ·续航时间很长,我用了快一个月时间了,工作日的时候差不多平均每天用1小时左右,休息日不用,还没充过电;

    ·笔芯是比较常见的钢制圆珠笔芯,替换方便;

    ·录音可以用文字作为进度定位准确,无疑是最棒的功能之一;

    ·在笔记本中记录的地点、时间等信息可以直接在iOS设备中实现一条备忘录;

    ·连接evernote以及分享功能可以让办公效率提升很多。

    但遗憾的是,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

    ·如何更换连接设备的问题困扰了我好久,因为在我连接我的iPad以后,我发现它无法连接其他设备了,查遍说明书也没有说明,只好去国外的用户论坛查询,才知道要点本子上的重新连接图标才行,而且问这个问题的人极多,这种说明上的不足有时可以体现出厂商的用心不够;

    ·除了学生、我的同行和书写爱好者,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需要把在本子上写的东西转化成一个无法修改的电子图片文件,毕竟如果没有特殊需求这其实意味着要把一个平板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变成了要多带一个本子的问题;

    ·文字转换只能一段一段转换,并且在应用中无法直接将转换成电子版的内容发送或储存,这就导致了如果你需要发送电子版邮件还要进行二次操作;

    ·录音功能需要通过iOS设备实现让这个设备对于我来说脱机操作的意义减少了一大半;

    ·只能用特质的纸张,在普通纸张上它只是普通的笔,甚至连文字扫描的功能也无法实现,这给用户带来了过多的后续消费。

    然而Livescribe 3智能笔,以及所有类似设备,真正要面临的问题其实是“为什么非要用它”的问题,即便在这段时间使用过程中我已经对它形成了习惯,但是我尝试一周不去碰它的时候也并没有觉得我的工作真的出现了多大的问题,无非是多打点字,录音多听两遍的问题,Livescribe 3智能笔始终都不是我的刚需。目前基本装(笔+50页A5笔记本)在苹果商店的售价是1298元,而50页A5笔记本单独在淘宝上的售价是50元左右,会愿意以这样的价格去购买一个非刚需用品的人到底能有多少呢?因此,即便在办公族和学生族群里,这款产品的确会带来一定的便利,我却仍无法对它报以更多的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4-11-30 10:07
  • 签到天数: 17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6-12 09: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co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5-12 10:32
  • 签到天数: 29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4-6-13 15: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CO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9-23 05:09
  • 签到天数: 1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6-14 06: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4-3-29 03:36 , Processed in 0.140866 second(s), 23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