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95|回复: 0

[经验] 一文解析STM32串口实现485双机通信原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11-16 10:4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9-12-18 09: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RS485通信想必大家都知道,在学习RS232时,都会拿485(RS485下文就用485代替)和其作对比。我用的是STM32库函数学的485通信,所以接下来就讲讲STM32串口实现485双机通信的原理。


    485和232都是基于串口的通讯接口,在数据的收发操作上都是一致的。

    但是他两的通讯模式却大不相同~!232是全双工(例:A->B的同时B->A,瞬时同步)工作模式,而485是半双工(发时不能收,收时不能发)工作模式。

    在232通信中,主机在发送数据的同时可以收到从机发过来的数据;但在485通信中,收发要经过模式位的切换来进行,譬如,发送数据时,会把模式为置‘1’,表示为发送模式,此时不能接收;当接收数据时,会把模式位置‘0’,表示为接收模式,此时不能发送。

    在讲STM32串口实现485双机通信的原理之前,先来复习一下串口中的中断知识点:

    串口的中断类型有很多种。这里主要讲两种:接收到数据中断和发送数据完成中断。这两个中断跟两个标志位有密切关系:RXNE(读数据寄存器非空)和TC(发送完成)。

    譬如在接收到数据的时候(RXNE,读数据寄存器非空),我们要产生中断。在发送数据结束的时候(TC,发送完成)要产生中断。

    这两种中断的产生方法都是在开启串口中断函数(USART_ITConfig();)中配置。并在获取中断状态函数(USART_ITStatus();)中判断是发送中断还是接受中断。

    注意:
    1.有人问当产生接收中断时,没看到程序中清除中断标志啊,那不就一直中断下去了吗?

    这里官方规定有两种方法清除中断标志(书里面也有):

    a、尽快读取USART_DR(数据寄存器),通过读USART_DR可以将该位清零;2、可以直接向该位写‘0’,直接清零。
    b、两块板子的串口波特率一定要相同,否则将得不到想要的数据。

    STM32串口实现485双机通信的原理(库函数):

    1、在主函数中,扫描按键。一旦key0按下,首先将5个字节的数据存入rs485buf[]数组中,然后调用RS485_Send_Data(rs485buf,5);函数将5个字节的数据发送到串口。



    2、进入RS485_Send_Data();函数中,先通过标志位将485设置为发送模式(RS485_TX_EN=1),然后循环5次,将这5个字节数据,通过库函数:USART_Send_Data();发送到USART_DR寄存器(自动发送)。

    最后通过标志位将485设置为接收模式(RS485_TX_EN=0)。



    3、前两个是发送。现在是接收了。主函数中通过RS485_Receive_Data();不停的接收。4、进入RS485_Receive_Data();函数中,如果一直没有按按键,则不会发送数据,也就不会产生接收中断,也就不会往我们定义的接收缓冲区(RS485_RX_BUF[64])里写数据。

    RS485_RX_CNT计数器的值也就是‘0’,对应在RS485_Receive_Data();函数中就不会进入里面的if语句(下图中红框)



    如果按键按下了,就会发送数据,就会产生接收中断,就会往我们定义的接收缓冲区(RS485_RX_BUF[64])里写数据,RS485_RX_CNT计数器的值也就开始自增,对应在RS485_Receive_Data()。

    函数中就会进入里面的if语句,从之前定义的接收缓冲区(RS485_RX_BUF[64])里面取数据。

    5、最后就将取出来的数据(接收到的数据)显示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4-4-20 17:28 , Processed in 0.121030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