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44|回复: 0

向 Arduino 和 Raspberry Pi 开发板组合添加少许 FPGA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7-26 14:5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9-8-2 11: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Arduino]现在没那么简单了。首先,有数以千计的处理器和微控制器可供选择,而它们来自众多供应商。没有人可以把所有这些替代方案都记在脑中。

    其次,上述第三项(连接硬件原型)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因为三十年前全球已发展到采用表面贴装技术的阶段。

    对于电气工程,上世纪]这种情况为开发板创造了机会,直接绕过上面的一至四步。目前市场上最知名的两种开发板是 Arduino Uno(及其众多型号)和 Raspberry Pi。

    Raspberry Pi 的最新型号是 Raspberry Pi 3 Model B+。虽然人们经常将 Arduino 开发板与 Raspberry Pi 开发板相提并论,但两者截然不同。

    Arduino]最初的 Arduino 开发板基于 Atmel 的 AVR 微控制器。在使用 Arduino IDE 开发代码后,Arduino IDE 随后会编译代码,并将代码下载到板载微控制器的闪存中。Arduino IDE 支持 C 和 C++ 语言,具备其独有的特殊代码结构规则。

    由于 Arduino 概念得到了极大发展,较新的 Arduino 型号已升级到基于 32 位 Arm® Cortex®-M0 的微控制器,以实现更高性能(图 1)。

    Arduino]升级到 Raspberry Pi

    如果嵌入式设计需要更高性能,那么可以考虑从]有了如此多的处理能力、存储器和 I/O 功能,您可以做很多事情。Raspberry Pi 3 B+ 开发板可运行 Linux,且该产品具有庞大的支持社区。Raspberry Pi 3 Model B+ 价格低廉,成为许多嵌入式开发项目的绝佳硬件平台。
    当您觉得需要提速时,该怎么办?


    如果 Raspberry Pi 3 Model B+ 满足您对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所有要求,则无需再寻找其他产品。既然这款开发板价格低廉,功能又极其强大,那么何必多此一举呢?但是,如果您的嵌入式系统需要的特殊 I/O 功能超出 Raspberry Pi Model 3 B+ 的大量 I/O 资源,该怎么办?

    这种情况就是您需要]ZynqBerry 基于 Xilinx 的 Zynq Z-7010 SoC,融合了双核 Arm® Cortex®-A9 32 位微处理器和 FPGA。以此打造的器件与单个处理器(或甚至以 1.4 GHz 运行的四个处理器)相比,能够处理更多的高性能任务。

    您可以使用可下载的 Xilinx Vivado 工具套件对 Trenz ZynqBerry 进行编程,该套件可为 Zynq SoC 的软件(处理器)和硬件 (FPGA) 端提供 IDE。

    更喜欢]但如果您更喜欢 Arduino Uno 的外形尺寸呢?Trenz Electronic 的 TE0723-03M ArduZynq 也可满足您的这一需求(图 4)。
    图 4:

    对于需要更多处理器和 I/O 性能的 Arduino 项目,Trenz Electronic 的 TE0723-03M ArduZynq 将 Xilinx Zynq SoC 置于 Arduino 开发板外形尺寸中。(图片来源:Trenz Electronic)

    与]像 Arduino Uno 和 Raspberry Pi 这样的开发板可以简化许多嵌入式开发选择,但无法应对所有嵌入式设计挑战。当您的需求超出这些开发板的功能时,无需更改开发板的外形尺寸。您只需在组合中添加一点 FPG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4-4-16 15:44 , Processed in 0.112161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